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

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对于现在的人来说,欠人钱财,理所应当还钱,不还钱很容易被人当做“老赖”。
在电影《白毛女》中,其中就有这样这样一个情节,杨白劳借了黄世仁的大量钱财不还,黄世仁跑到他家里要钱,不然就收回租地的契约。
杨白劳实在没钱,无奈只好将租契交给了他,最终自杀而亡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,杨白劳理应还钱,黄世仁无辜,他也不知道杨白劳竟然会去自杀。
但是为什么,明明是杨白劳理亏,为何最后大家痛恨的却是黄世仁呢?

杨白劳的悲惨命运与旧社会的压迫
歌剧《白毛女》设定在旧中国封建社会,讲述的是贫苦农民杨白劳和女儿喜儿的悲惨命运。
作为佃户的杨白劳无地可种,只能租种地主黄世仁的土地,后来他又欠下许多钱财,但是他却无力偿还。
在《白毛女》中,地主黄世仁有次带着打手上门讨债,冷笑道:“杨白劳,你这老赖,还不赶紧还钱!”
杨白劳颤抖着掏出七块五毛积蓄,哀求道:“黄老爷,这是我全部积蓄,能宽容宽容?”黄世仁怒斥:“七块五毛?你欠的利息都不止这些!”
杨白劳跪地流泪,乞求宽限几天,黄世仁冷酷离去并威胁道:“还不上钱,你女儿别想平安!”
(被地主强收高利贷的农民)
你以为杨白劳平时好吃懒做,所以才还不上钱吗?现实恰恰相反,杨白劳每天能辛苦劳作仍无法还清高利贷,每年除夕才敢回家。
那么,如此勤快的他究竟为何会欠黄世仁那么多高利贷?
这其实都是因为,杨白劳为了安葬妻子,不得不向地主黄世仁借5块大洋,没想到利息越来越高,他最终要还25块大洋的高利贷,这才导致他一步步陷入绝境。
他的错误行为并非个人过失,而是旧社会制度的所致,高利贷作为一种残酷的剥削手段,黄世仁利用财富和权势,将杨白劳逼入绝路。
在那个时代,农民们没有反抗的能力和意识,面对地主的压迫只能逆来顺受,杨白劳为了生计和家庭,不得不向黄世仁低头,但却因此丧失了自己和女儿的未来。
(白毛女中被压迫的农民)
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,杨白劳和喜儿蜷缩在破屋里取暖。
喜儿轻声问道:“爹,我们真的没办法了吗?”杨白劳内心刺痛,握紧女儿的手哽咽道:“喜儿,爹对不起你,如果有一天爹不在了,你一定要坚强,要活下去。”
之后,杨白劳庄稼被全部冻死,土地又被收走,自己无力还债,自杀身亡。
喜儿在黄世仁家里受尽虐待,还被糟蹋怀孕,之后又惨遭卖给人贩子,好在侥幸逃脱,躲进深山,最终头发全白。
幸运的是,在乱世变局中,中国共产党出现了,党将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团结在一起,推翻了封建地主阶级,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《白毛女》中,喜儿的恋人王大春参加了工农红军,最终率部返回家乡,惩治了黄世仁,解救了成为“白毛女”的喜儿。
(白毛女剧照)
这一结局不仅给了故事中的人物新的开始,也象征着旧社会的终结和新社会的到来。
这一凄惨的故事到这里就此结束,但是近年来,一些人将杨白劳视为“老赖”,认为他欠债不还,黄世仁被欠钱,才是最可怜的。
那么,我们不禁要问,为什么大家都很同情杨白劳,被欠债的黄世仁却总是遭人唾弃呢?这一切都要从黄世仁的创作时代背景说起。
黄世仁创作的角色定位与时代背景
白毛女取材于“白毛仙姑”的民间传说,在清代乾隆时期的戏曲剧本中,黄世仁被刻画成一个十足的恶霸地主。
他利用财富和权势,在当地横行霸道,剥削农民,欺压妇女,他的形象不仅代表了封建社会的压迫者,更是当时广大劳苦大众心中的恐惧和愤怒的化身。
到了20世纪40年代,白猫仙姑的故事背板上了舞台,人们将其创作成歌剧的形式,1950年更是在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创作下,用电影的形式火遍全国。
电影里面,杨白劳的辛酸命运以及黄世仁的残暴形象,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。
这部电影在当时如此受欢迎,是因为黄世仁剥削百姓,让当时新中国解放前夕,生活有类似悲惨经历的老百姓很能共情,激发了人们的反抗意识。
(贫困农民)
随着时代的进步,黄世仁的形象在近代小说和电影中逐渐转变为一个奸商。
他不再只是依靠土地的剥削者,而是通过垄断和投机欺诈来牟取暴利,他利用自己的财富和关系网,欺诈顾客和同行,甚至贿赂官员和土匪,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6686体育官网最新版从黄世仁形象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,无论是在戏曲、小说、电影,还是小品中,黄世仁的罪恶本质始终未变。
黄世仁故意设下高利贷的陷阱,让杨白劳深陷其中,他明知杨白劳无法偿还,却不断增加利息,让杨白劳永远无法脱身。
他还利用债务为借口,强行将喜儿占为己有,对她施加各种虐待和折磨,喜儿在黄世仁的压迫下,失去了原本的青春和幸福,成为了“白毛女”。
(喜儿被殴打剧照)
在清代的戏曲剧本中,黄世仁作为地主恶霸的形象,象征着封建社会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,他的残忍和无情,正是当时社会中地主阶级的真实写照。
在近代的小说和电影中,黄世仁作为奸商的形象,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黑暗面,他的贪婪和狡诈,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和不公的现象。
因此,杨白劳并非有履行能力却故意不还债,他是因为黄世仁高利贷所以才始终无法摆脱困境,造成他的悲惨结局的原因在于黄世仁,所以黄世仁才会一直以来受人唾弃。
《白毛女》故事清楚地展示了,旧社会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和高利贷的恶行,揭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。
(解放军照片)
在新社会的光辉照耀下,劳苦大众终于得以翻身,迎来了新的生活,这也是《白毛女》这一经典作品所传达的深刻主题。
同时,《白毛女》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,也是对未来的期许。它激励我们追求更加公平、正义的社会,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尊严和幸福的生活。
参考资料
《白毛女》:歌剧史上的高峰,艺术战斗的经典 延安市人民政府
翻身人看翻身戏 新歌剧唱新中国 中国日报网
歌剧《白毛女》启示的幸福真谛 央广网
发表评论